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
- 分类:医院动态
- 作者:编辑
-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1-10-10 15:0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9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2021版)》正式发布。该共识由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专家组牵头,结合多个单位的专家建议和工作实践编写而成,旨在为各相关单位的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疫苗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并不多见,且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但是为了尽量保障每一位接种者的安全和提高全社会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度,共识就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作详细梳理与总结。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预防接种后,发生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与接种者个体差异有关。按反应性质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观察或对症治疗即可 一般反应主要指接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疫苗接种中。最常见的一般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头晕、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多轻微且具有自限性,可对症处理。 异常不良反应,对症治疗或专科治疗 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接种者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较为罕见,常与特异性体质对疫苗所包含的某些物质过敏有关,表现包括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休克等,需及时治疗。 ➤皮肤系统不良反应 疫苗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斑、疼痛、肿胀、硬结、瘙痒等症状,一般无需特别处理。若疼痛较重,可局部冷敷或者口服止痛药;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接种者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例如速发型超敏反应,不过较为少见。且一般发生于接种后的数分钟至1h内,所以注射疫苗后必须就地观察30min。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消化系统常见的反应包括纳差、腹泻、恶心和呕吐,腹痛症状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消化道症状表现轻微,一般可自行缓解。若腹泻、呕吐严重,可以给予补液和补充电解质治疗。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很少见,可表现为惊厥、癫、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视神经炎、面神经炎等)。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极少遗留后遗症。 若接种者出现惊厥持续状态(>30min),需要快速药物止惊治疗。对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对症治疗。个别接种者还会出现一些心因性反应,类似于“癔症”样表现,严重时可能需要心理治疗。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及急性过敏相关支气管痉挛等。咳嗽症状严重者可考虑给予镇咳药对症处理。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少见。根据现有资料,有极少数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不伴有血栓形成的单纯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有效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升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输注,严重病例可考虑血浆置换治疗。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非常罕见,发生率为每10万人0.8~3。而且目前报道的VITT全部见于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者,未见灭活疫苗接种者发病的报道。 ➤耳鼻咽喉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咽痛、鼻塞、流清涕、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耳鼻喉科症状,大多无需特殊处理,嘱接种者注意休息即可。同时,若观察到患者听力、耳部疱疹及面部运动情况异常,应推荐其及时到耳鼻喉及相应科室就诊。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表现为心动过速、晕厥等症状。还可见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血压较前升高的现象。 排除过敏因素后,接种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多与注射部分疼痛、情绪紧张有关,症状不严重时观察即可;若症状较重,可给予β受体阻断药治疗。接种者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时,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直接电转复。 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发现血压较前升高,多在疫苗注射数天后出现,此时按高血压诊疗指南处理即可。 严重不良反应,急救治疗 目前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有极少数接种后出现高敏反应和严重变态反应的报道。大多数变态反应发生在30min的观察期内,紧急处理措施如下: ①给予肾上腺素。建议在大腿外侧肌内注射,最大剂量为成人0.5mg,小儿0.3mg,根据患者反应可5~15min重复注射。 ②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双下肢。如患者呕吐则注意头侧向一边,防治误吸。 ③给氧。若患者呼吸困难,可高流量给氧或面罩给氧;若患者意识丧失,则需加压给氧。 ④开通静脉通路。快速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通常5~10ml/kg)。 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⑥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常规预防变态反应,或治疗严重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这两类药物可用于气道高反应的紧急处理。 除了上述不良反应处理建议外,共识指出,若发现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应密切监测并及时上报。目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新冠病毒传染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人们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快建立群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
【概要描述】9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2021版)》正式发布。该共识由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专家组牵头,结合多个单位的专家建议和工作实践编写而成,旨在为各相关单位的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疫苗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并不多见,且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但是为了尽量保障每一位接种者的安全和提高全社会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度,共识就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作详细梳理与总结。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预防接种后,发生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与接种者个体差异有关。按反应性质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观察或对症治疗即可
一般反应主要指接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疫苗接种中。最常见的一般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头晕、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多轻微且具有自限性,可对症处理。
异常不良反应,对症治疗或专科治疗
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接种者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较为罕见,常与特异性体质对疫苗所包含的某些物质过敏有关,表现包括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休克等,需及时治疗。
➤皮肤系统不良反应
疫苗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斑、疼痛、肿胀、硬结、瘙痒等症状,一般无需特别处理。若疼痛较重,可局部冷敷或者口服止痛药;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接种者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例如速发型超敏反应,不过较为少见。且一般发生于接种后的数分钟至1h内,所以注射疫苗后必须就地观察30min。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消化系统常见的反应包括纳差、腹泻、恶心和呕吐,腹痛症状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消化道症状表现轻微,一般可自行缓解。若腹泻、呕吐严重,可以给予补液和补充电解质治疗。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很少见,可表现为惊厥、癫、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视神经炎、面神经炎等)。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极少遗留后遗症。
若接种者出现惊厥持续状态(>30min),需要快速药物止惊治疗。对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对症治疗。个别接种者还会出现一些心因性反应,类似于“癔症”样表现,严重时可能需要心理治疗。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及急性过敏相关支气管痉挛等。咳嗽症状严重者可考虑给予镇咳药对症处理。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少见。根据现有资料,有极少数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不伴有血栓形成的单纯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有效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升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输注,严重病例可考虑血浆置换治疗。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非常罕见,发生率为每10万人0.8~3。而且目前报道的VITT全部见于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者,未见灭活疫苗接种者发病的报道。
➤耳鼻咽喉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咽痛、鼻塞、流清涕、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耳鼻喉科症状,大多无需特殊处理,嘱接种者注意休息即可。同时,若观察到患者听力、耳部疱疹及面部运动情况异常,应推荐其及时到耳鼻喉及相应科室就诊。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表现为心动过速、晕厥等症状。还可见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血压较前升高的现象。
排除过敏因素后,接种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多与注射部分疼痛、情绪紧张有关,症状不严重时观察即可;若症状较重,可给予β受体阻断药治疗。接种者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时,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直接电转复。
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发现血压较前升高,多在疫苗注射数天后出现,此时按高血压诊疗指南处理即可。
严重不良反应,急救治疗
目前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有极少数接种后出现高敏反应和严重变态反应的报道。大多数变态反应发生在30min的观察期内,紧急处理措施如下:
①给予肾上腺素。建议在大腿外侧肌内注射,最大剂量为成人0.5mg,小儿0.3mg,根据患者反应可5~15min重复注射。
②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双下肢。如患者呕吐则注意头侧向一边,防治误吸。
③给氧。若患者呼吸困难,可高流量给氧或面罩给氧;若患者意识丧失,则需加压给氧。
④开通静脉通路。快速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通常5~10ml/kg)。
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⑥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常规预防变态反应,或治疗严重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这两类药物可用于气道高反应的紧急处理。
除了上述不良反应处理建议外,共识指出,若发现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应密切监测并及时上报。目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新冠病毒传染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人们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快建立群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 分类:医院动态
- 作者:编辑
-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21-10-10 15:07
- 访问量:
9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2021版)》正式发布。该共识由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专家组牵头,结合多个单位的专家建议和工作实践编写而成,旨在为各相关单位的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疫苗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并不多见,且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但是为了尽量保障每一位接种者的安全和提高全社会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度,共识就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作详细梳理与总结。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预防接种后,发生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与接种者个体差异有关。按反应性质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观察或对症治疗即可
一般反应主要指接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疫苗接种中。最常见的一般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头晕、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多轻微且具有自限性,可对症处理。
异常不良反应,对症治疗或专科治疗
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接种者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较为罕见,常与特异性体质对疫苗所包含的某些物质过敏有关,表现包括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休克等,需及时治疗。
➤皮肤系统不良反应
疫苗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斑、疼痛、肿胀、硬结、瘙痒等症状,一般无需特别处理。若疼痛较重,可局部冷敷或者口服止痛药;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接种者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例如速发型超敏反应,不过较为少见。且一般发生于接种后的数分钟至1h内,所以注射疫苗后必须就地观察30min。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消化系统常见的反应包括纳差、腹泻、恶心和呕吐,腹痛症状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消化道症状表现轻微,一般可自行缓解。若腹泻、呕吐严重,可以给予补液和补充电解质治疗。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很少见,可表现为惊厥、癫、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视神经炎、面神经炎等)。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极少遗留后遗症。
若接种者出现惊厥持续状态(>30min),需要快速药物止惊治疗。对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免疫性脱髓鞘病变,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对症治疗。个别接种者还会出现一些心因性反应,类似于“癔症”样表现,严重时可能需要心理治疗。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及急性过敏相关支气管痉挛等。咳嗽症状严重者可考虑给予镇咳药对症处理。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少见。根据现有资料,有极少数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不伴有血栓形成的单纯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有效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升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输注,严重病例可考虑血浆置换治疗。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非常罕见,发生率为每10万人0.8~3。而且目前报道的VITT全部见于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者,未见灭活疫苗接种者发病的报道。
➤耳鼻咽喉系统不良反应
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咽痛、鼻塞、流清涕、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耳鼻喉科症状,大多无需特殊处理,嘱接种者注意休息即可。同时,若观察到患者听力、耳部疱疹及面部运动情况异常,应推荐其及时到耳鼻喉及相应科室就诊。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表现为心动过速、晕厥等症状。还可见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血压较前升高的现象。
排除过敏因素后,接种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多与注射部分疼痛、情绪紧张有关,症状不严重时观察即可;若症状较重,可给予β受体阻断药治疗。接种者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时,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直接电转复。
部分高血压患者接种疫苗后发现血压较前升高,多在疫苗注射数天后出现,此时按高血压诊疗指南处理即可。
严重不良反应,急救治疗
目前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有极少数接种后出现高敏反应和严重变态反应的报道。大多数变态反应发生在30min的观察期内,紧急处理措施如下:
①给予肾上腺素。建议在大腿外侧肌内注射,最大剂量为成人0.5mg,小儿0.3mg,根据患者反应可5~15min重复注射。
②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双下肢。如患者呕吐则注意头侧向一边,防治误吸。
③给氧。若患者呼吸困难,可高流量给氧或面罩给氧;若患者意识丧失,则需加压给氧。
④开通静脉通路。快速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通常5~10ml/kg)。
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⑥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常规预防变态反应,或治疗严重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这两类药物可用于气道高反应的紧急处理。
除了上述不良反应处理建议外,共识指出,若发现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应密切监测并及时上报。目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新冠病毒传染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人们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快建立群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相关信息
服务号
订阅号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 冀ICP备0500329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石家庄 SEO